冬泳不当引起的病症主要有哪些?
任何事物都有正、反两重性,毫无疑问,冬泳健身也是一把双刃剑。冬泳不当也能伤身甚至危及生命。根据目前我国对冬泳的研究,与冬泳最有关的机理,应首推应激激素在体内的产生和作用。应激激素主要包括儿茶酚胺、皮质醇和血管紧张素等,既可以引起生理作用,又可引起病理作用。特别是后者,可能引发一系列病症。
第一,认为冬泳后就会与感冒绝缘,感冒后用冬泳来治。可以肯定地讲,冬泳后,人的免疫力确实得到了增强,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。但是,人的个体存在很大差异,影响人的健康因素又很多。有的冬泳爱好者冬泳后确实几年或多年不患感冒,或即便患感冒后的症状也明显减轻,病愈较快。有的冬泳爱好者觉得,感冒了冬泳一下就好了,这样的例子也真有。有的泳友偶感风寒,流鼻涕但不发烧,下两次水果然好了。但是医学科学认为,人在已患感冒的情况下,免疫力已处在下降的阶段,这时如再受到强烈地冷刺激,有可能引发机体发生更严重的病患,如心肌炎、风湿性心脏病、关节炎等。
感冒后或在感冒未痊愈的情况下贸然冬泳,病情不但不会好转反而会加重的。小编认识一个泳友,冬泳了一年,各方面感觉很好。一次在健身房单车出汗防护不当感冒后没克制住,继续冬泳,时间稍微还长了点,导致感冒严重,后来休息很长一段不见好,连正常的健身也不能参加了。教训是非常深刻的。此例说明,感冒后冬泳易引发更严重的疾患,用冬泳治感冒后患很多,实在不可取。
第二,冬泳后猝死。猝死是指出人意料的突然死亡,死因基本都是心室纤维性颇动(室颇),原有冠心病者较易发生,但也有许多病例并无冠心病史。过度冷应激和运动可使心肌缺血和儿茶酚胺大量分泌,对心肌产生毒副作用,使心肌局部电生理紊乱而引发室颇。发生室颇后心脏即无有效血量搏出,称之为心脏停止,可令患者立即死亡。
由此,在某一特定的冬泳人群中,在特别的身体条件下,冬泳的弊是大于利的。遗憾的是,人们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。仅凭自我感觉就单纯地认为,冬泳永远是增强体质、战胜疾病的一种有效的手段,而忘记了在某一特定的身体条件下,冬泳却成了生命的一大杀手。有的高血压患者冬泳后发生脑中风、有的发生泳后猝死。这种事故的发生是我们冬泳爱好者们所不愿意看到的,但每年都在发生着…
由此可以看出冬泳是“一当十”的高效运动。既然2分钟冬泳锻炼能达到健身目的,为什么要超负荷的运动呢?医学家与保健学家认为:负荷超过机体能力就容易发生意外,过度的运动,往往破坏人体内外运动的平衡,抑制免疫系统功能,加速体内某些器官的严重“磨损”和一些生理功能的失调,导致生命进程的缩短。冬泳有一种神奇的作用,游上几分钟,看来运动量似乎不大,但消耗能量很大,所以,机体代谢功能的刺激是剧烈的,对健身效果也很明显。哈尔滨医科大学、医院等医疗部门,采取现代手段,曾对冬泳者进行了多次监测,揭开了冬泳的奥秘。冬泳者很少感冒,许多慢性疾病,经冬泳锻炼后病情好转或根本好转。冬泳具有增强心脏功能、肾功能和改善微循环功能,增进肺功能和肺活量。冬泳者受寒冷刺激后,促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。冬泳时皮肤是第一个接受刺激的器官,皮肤有很丰富的血管、神经未梢,当皮肤膨胀血管扩张时可以容纳全身血液的三分之一,因而皮肤血管的舒缩,对体内血液的分布状况产生很大影响。常年坚持冬泳,能使全身血管得到锻炼,提高心血管系统的适应力。由于血管舒张运动,加快血流,冲刷沉积在血管壁上的脂肪颗粒和胆固醇,减缓血管硬化,防止血栓和心肌梗塞的形成。冬泳对锻炼身体、增强体质、防病抗衰、延年益寿,对培养人们的勇敢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,均有显著的成效。冬泳运动的生命力也就在此。冬泳益处很多,但是,掌握和运用不好,对健身是不利的。一个人的健康并非掌握在上帝手里,这个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。一个安全、适度、有效、科学冬泳的处方应该是:1、每年冬泳前,进行一次身体检查,做到知己知彼,心中有数。2、冬泳到底游多长时间为宜呢?在北方数九寒天的情况下最多不超过2分钟的前提下,要因人制宜,量力而行,针对自己的身体状况、天气、水温的变化,自己感觉适宜为度。3、常年坚持,持之以恒,不能三天打鱼,两天晒网,做到长流水,不断线。4、尊重科学,实事求是,切忌蛮干,不能盲目的过分自信,不能和当年比,不能争强好胜,不能心血来潮,要自觉地约束自己,以确保安全。5、时时注意自己身体的变化,特别是潜在性疾患和危险因素尽早引起警惕。患病或身体不适期间应立即停止冬泳,即便是轻微的感冒也同样。当然,有严重疾病的人不适宜冬泳。古人说得好,智者乐水,仁者乐山,智者动,仁者静,智者乐,仁者寿。生命在于运动,在于平衡,在于适度,在于交替的科学锻炼。冬泳运动是在动中寓静,静中寓动,能使精神、体力焕发活力,精力充沛,青春常在。以上内容选自《冬泳之窗》
推荐文章
热点文章